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財政部:將置換1萬億元地方債
2015-03-13 
        

        據(jù)和訊財經3月11日報道3月11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對媒體澄清,有關置換3萬億元地方債的傳聞是空穴來風,國務院明確批準置換的規(guī)模是1萬億元。隨后,朱光耀在回應媒體有關置換的1萬億元地方債如何分配的問題時稱,財政部馬上會公布具體計劃。

        朱光耀說,地方債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但實際上對應的大量資產非常優(yōu)秀,地方債風險完全可控。對于所提未來置換規(guī)模是否擴大的問題,朱光耀只說,“我們一定能管控好風險?!?br />
        上周五,經濟觀察報曾報道稱財政部已經批復了3萬億元的存量債務置換,其中1萬億元的額度已經批復到各省財政廳,西南某省獲得300億元的額度。但讓人意外的是,經濟學家對于該消息的解讀和猜想隨后變成了10萬億元央行QE的消息。

        市場傳言的邏輯是:中國17.9萬億元地方債解決方案=地方政府債券置換銀行貸款+央行再貸款買單(10萬億元QE)。對此,朱光耀指出,中國版QE是不實之詞,地方債務置換是在國務院對地方債批準規(guī)模之下、企業(yè)與商業(yè)銀行之間的契約行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對記者說,他所理解的“置換”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期限結構的調整,另一個是貸款變債權。而且,先行性的法律機制也不支持央行認購的方式。楊志勇還表示,用何種方式處理地方債,與中國版QE是兩個概念。后者主要看整個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由央行直接參與認購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央行出手購買財政債在目前法律框架下是不允許的。目前來看,由市場主體購債可能性最大,更可能的是銀行直接認購。當前社會上有很多資金以儲蓄形式存放于銀行,與其買高風險、權責不清的債,不如用來購買地方政府債?!?br />
        汪濤也解釋稱,“置換是以新?lián)Q舊,會使債務久期延長、降低風險,因此這是有效降低融資成本的方式,但這并不是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這和美聯(lián)儲通過QE直接印錢在市場上購債是有本質區(qū)別的;此外,債務置換是財政政策,而QE是貨幣政策,二者不可混淆?!?br />
        近年來,高企的地方債務一直是懸在中國經濟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審計署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20.7萬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9萬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6.7萬億元,合計30.2萬億元。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10.8萬億元。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