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中印邊境建戰(zhàn)略公路 尚有82%未完成
2015-07-08
在2006年到2007年間,印度政府批準了在中印邊境修建73條戰(zhàn)略公路的計劃,但這一預定于2012年底結束的項目尚有82%未完成。新的工程截止日期:2018年。
心徒壯而已??雌饋?,印度的基建能力,以及在中印3488公里的邊境線上修建戰(zhàn)略設施的能力,同中國相比,還不在一個檔次。
這些戰(zhàn)略公路是印度政府低調(diào)卻龐大的邊防鞏固計劃中一部分。這一計劃還包括了一個有著3.5萬(原本有9萬)士兵的新軍團,專門用來對抗駐扎在喜馬拉雅山另一邊的日益壯大的中國常規(guī)軍;修建14條戰(zhàn)略鐵路線,用來調(diào)度部隊和軍需。
盡管剛剛發(fā)表過“和平宣言”,印度無疑深知中國的能力與意圖,仍是如芒在背。
“中印邊境并非動蕩不安。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連顆子彈都沒飛過。”在訪問中國前夕,納倫德拉·莫迪總理對《時代》雜志如是說道。
莫迪與中國總理李克強都同意“解決現(xiàn)存分歧”,而在邊境上,則繼續(xù)維護“和平與安寧”。“越軌行為”--即中國軍隊在未標記的實際控制線周圍虎視眈眈甚而“進犯”--則司空見慣。
據(jù)印度內(nèi)政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從2010年到2014年8月間,中國軍隊對印度領土的侵越多達1612次。
新道遙遙:但見破土,未聞竣工
“鄰國軍隊能在兩、三個鐘頭內(nèi)到達邊境,我們卻要花上不止一天的時間。從防御準備的角度看,后患無窮。”
以上是一份議會國防委員會報告得出的結論,暗示了印度在達旺、藏南地區(qū)(注: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以下譯文中統(tǒng)稱藏南)的處境。
這份報告說,73條防御公路中,造好的不過19條。
有40條在建公路的完成時間推遲了6年,有兩條還沒開始造。
在阿薩姆邦,印度最長的大橋(9.15公里)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通行。這座橋花費了87.6億盧布,能承受41.5噸T-72坦克的重量,并能縮短前往藏南地區(qū)洛西特縣的路途。洛西特縣就在實際控制線上。
鐵路藍圖空具紙,境邊強鄰耽視
印度正急切籌劃著在藏南地區(qū)、阿薩姆邦、喜馬偕爾邦及克什米爾邦修建四條鐵路。鐵路總長達1352公里,由鐵道部和國防部合作建造。
中國已經(jīng)將境內(nèi)的鐵路線延伸到了邊界(竣工測量仍在進行):一條到達西藏自治區(qū)亞東縣,一個靠近錫金的貿(mào)易中心;另一條到達林芝市,這個小鎮(zhèn)就坐落在藏南邊境。這些工程預計在2020年完成。
中國剛在不久前修完一條鐵路,溝通了西藏首府拉薩和其下轄的日喀則市。后者靠近乃堆拉山口--錫金與西藏自治區(qū)交界的戰(zhàn)略邊防哨所。
除去有爭議的邊境線,中印的邊境沖突還因以下事端升級:中國聲稱“阿魯納恰爾邦”內(nèi)有9萬平方公里土地屬藏南所有,應納入中國主權;而印度方面則認為在1962年中印戰(zhàn)爭后,中國非法侵占了克什米爾邦北部將近3萬平方公里的阿克賽欽荒原。
中國機場之雄起
據(jù)退役空軍中將,前政策、計劃、軍事發(fā)展綜合防御人事部副部長M·馬賽斯沃倫所說,西藏的6個主要民用機場正在擴建,以便進行某些軍事演習。
他說,與此同時,中國還在部署先進的軍用飛機支援系統(tǒng),比如說空中加油能力、機載預警系統(tǒng)、傳感器、防空體系,以及導彈儲備。
而印度近來則在克什米爾邦的拉達克地區(qū)開放了三個先進降落場,分別位于道拉伯格玉爾、富克徹和諾瑪,三地都靠近實際控制線。
道拉伯格玉爾是世界上最高的飛機場,海拔1萬6614英尺。它距中印邊境約10公里,是重型運輸機的常規(guī)降落所。
但這些降落場還不能算作成熟的空軍基地。它們不過是簡易著陸場,用來捎些部隊和軍需。
所以印度空軍才想著要在2016年到2017年間升級諾瑪機場,使它可以容納戰(zhàn)斗機,并給準軍事化組織的印藏邊境警察及印度陸軍分隊拉達克偵察部隊(注:印藏邊境警察部隊是目前印度部署在中印邊境的3大主力軍之外的一支特殊部隊,由西向東分設5個防區(qū),全部針對中國。而拉達克偵察部隊成立于1963年,成員全都是土生土長的“拉達克人”,主要擔負拉達克高原地區(qū)的邊境守衛(wèi)任務)提供后勤支持。
印度正在藏南地區(qū)的達旺、梅丘卡、維杰耶納加爾、圖廷帕西格、瓦壟濟羅還有阿隆等地興建先進降落場,所費盧比計72億。
目前印度空軍只能把其前鋒蘇30 MKI戰(zhàn)斗機停在阿薩姆邦的查布亞和提斯浦爾兩個空軍基地,兩地與中印邊境相距405公里。蘇30 MKI戰(zhàn)斗機能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內(nèi)到達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