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高鐵?!懊健?,“遠親”成“近鄰”
2015-08-03 
        8月1日上午,湖南貴州兩省以高鐵為“媒”進行了一場高效率的交流合作活動。兩省黨政代表團分別從長沙、貴陽乘坐高鐵出發(fā),一個多小時后在懷化會合,隨即舉行了兩省建設高鐵經濟帶座談會,并簽署了兩省政府關于建設湘黔高鐵經濟帶合作框架協(xié)議。(8月2日紅網)

        地上的鐵軌,可以讓乘客坐上高鐵;合作的鐵軌,才能讓地方搭上高鐵。

        高鐵經濟帶并非浪得虛名,速度改變了時間、空間和認知。以前,從湖南省會長沙到貴州省會貴陽需要12個小時,現在只需要3小時,同樣的路程,時間縮短9小時,足以讓“遠親”也成了“近鄰”。對地方政府來說,無論是民生規(guī)劃還是未來藍圖,以前可能不需要考慮“遠親”的因素,現在則必須將其當成重要一環(huán),所謂合則兩利,分則兩敗。這不,兩省黨政代表團已經享受到便利,一個多小時就聚到懷化面對面座談。

        長三角和珠三角之所以能超越行政區(qū)劃,發(fā)展成經濟圈和生活圈,交通等硬件建設不可或缺。如今,高鐵作為交通動脈,打通了湖南貴州兩省,這份共識讓“湘黔經濟圈”和“省際同城生活圈”邁出堅實一步,原本各自為政的地方,需要站在更高的層面,超越地理位置和行政區(qū)劃,去實踐“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比如,山區(qū)扶貧、旅游開發(fā)需要同下一盤棋。今后,資源分配方式可能會發(fā)生變化,需要雙方互通有無。貴州領先的大數據產業(yè),湖南可以共享;湖南文化旅游產業(yè)很有特色,貴州也可借鑒。各取其長,會避免資源浪費。

        在借助高鐵經濟帶重新整合兩地資源同時,強強聯(lián)合形成的巨大市場,也會引起外部資源的關注。比如,在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在國際合作中也能形成更強的比較優(yōu)勢。高鐵就像是一條鲇魚,激活了兩地的資源配置,形成了經濟市場中的一汪活水,競爭力變得如此耀眼。

        同時,雙方多方面的合作,需要達成制度約束。因此,鋪設完地面上的鐵軌,“制度鐵軌”也必須無縫銜接,此舉會為雙方的合作插上翅膀,讓高鐵跑得更快些。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地方合作既要靠高鐵帶來的契機,更要靠理性多元的制度合作,讓“遠親”成為“近鄰”,實現事半功倍的雙贏。

        文/趙紅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原標題:高鐵?!懊健?,“遠親”成“近鄰”)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