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寧海橋項目建設現(xiàn)場采訪記
2015-08-25
莆田寧海古橋、新橋飛架南北,橫跨木蘭溪之上,交相輝映,構(gòu)筑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主車道瀝青攤鋪、人行道大理石鋪砌、兩側(cè)護欄設置……前不久,記者來到寧海新橋項目現(xiàn)場探訪看到,主橋已經(jīng)合龍、橫跨木蘭溪上,雄姿初現(xiàn);寬闊的橋面上,四五十名工人分布其間忙碌。
“之前最高峰時有兩三百人在奮戰(zhàn),主橋的左幅、右幅分別于今年5月28日、6月30日合龍?,F(xiàn)在整體工程進入掃尾沖刺,計劃本月底完工?!睂幒P聵蝽椖哭k安質(zhì)部部長黃玄介紹說,寧海新橋是省道201線莆田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1080米。其中,橋梁長1040米,包括主橋440米。
橋上機聲隆隆,橋下潮水濤濤。
工人身后110米開外,就是同樣橫跨木蘭溪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海橋,連接著白塘鎮(zhèn)鎮(zhèn)前村與黃石鎮(zhèn)橋兜村。
提及寧海橋的歷史,橋兩邊的居民都能說上一二。
這里古為“寧海渡”,溪海交匯、潮大流急,兩岸往來要乘渡船。元代元統(tǒng)二年(1334年),龜山寺僧人越浦法師開始募捐建橋。至今歷經(jīng)多次毀損和重修,留下諸多動人的故事。
記者置身寧海橋,映入眼簾的是長約10米、寬厚均1米的巨條石。古時水文地質(zhì)復雜、設備簡陋,要架起如此巨石,凝結(jié)著古人的心血和智慧。明代莆田人陳經(jīng)邦贊嘆該橋“跨溪海之吭喉,束潮汐之吞吐”。現(xiàn)存的寧海古橋長225米,橋面用75塊巨條石鋪設而成;橋墩間的凈跨徑8.8-11.8米間,比著名的五里橋和洛陽橋的跨度還大;橋的兩端各豎有高約3米的“護橋?qū)④姟?。上世紀80年代,由于交通等的需要,寧海橋上加建了一座公路橋。
“我們收工后,也常常經(jīng)過寧海古橋。古時候沒什么設備,水流這么急,能用那么大的石塊建起橋,并能夠留存至今,真不簡單,值得我們修橋人學習?!痹趯幒P聵蛏?,工人們告訴記者,每天施工時,抬頭就能看到古橋,這也激勵著他們:一定要嚴標準、高質(zhì)量地修好新橋。
寧海新橋項目是我市普通公路首個標準化施工的示范點。項目自動工以來,鋼筋加工嘗工地實驗室、混凝土拌和站等方面就注入標準化的理念,嚴格執(zhí)行標準化管理。
“拿鋼筋加工來說,以前多采用人工彎折,難免有誤差。通過標準化施工,應用智能鋼筋數(shù)控機,把參數(shù)輸進去就行了,精確度很高?!秉S玄說,施工中,小到施工便道要用哪一種土,都按照標準化規(guī)定來選齲通過管理、施工等方面的標準化施工,努力把新橋建成優(yōu)質(zhì)工程、安全工程。
采訪當日,雖然多云,但在橋面上走動數(shù)分鐘,也會汗流浹背?!皹蛏蠜]遮擋物,太陽一曬,橋面更熱。我們采取錯峰作業(yè),避開午間?!笔┕し缴綎|黃河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這里地處木蘭溪入海口,每天潮水兩漲兩落,而且潮差(高潮位與低潮位間的差值)達7米,每天可供施工只有6-7小時,作業(yè)時間短、施工難度大。比如,承臺采用鋼圍堰,漲潮時進水,施工時需先抽干水,然后人下到里邊綁鋼筋、澆筑混凝土。大家克服種種困難,也響應市里提出的擴大有效投資等要求,全力建好橋。
“走橋念志”。如今,寧海古橋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仍為群眾所念。“兒時常在橋上乘涼、看書”、“端午節(jié)如果天氣好的話,可以見到寧海初日,很難得,我60多歲了只看到一次”、“有橋有渡口,橋兜街原來商鋪很多,我家就是開客棧的,住客各地口音都有”……說起與寧海橋的情緣,許多年長的群眾在受訪時總有說不完的話。
寧海橋,也從一個側(cè)面見證著莆田“海絲”的過去?!靶r候這里車水馬龍,許多莆田特產(chǎn)從這里運出去,同時很多商品從這里進口。記得當年家里還開過油行,賣過亞細亞煤油?!苯衲?0多歲的鄭舜英說,商貿(mào)、人員往來,也帶來外來文化,在橋兜村,人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塊摩尼教石刻殘碑。
而新橋建成后,飛架南北興一方。北接省道201涵江段,南接規(guī)劃中的壺公大道互通樞紐,既新添一條交通大動脈,古橋也將得到更好的保護。
兩座大橋,一古一今,并立于木蘭溪之上,交相輝映,繼往開來,構(gòu)筑成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湄洲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