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路橋資訊
|
政策法規(guī)
|
橋梁檔案
|
技術學術
|
圖片故事
|
行業(yè)交流
|
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的認知認同(信息快遞)
2015-11-23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和德中協(xié)會、德國左翼黨、法國共產(chǎn)黨、法國加布里埃爾·佩里基金會、意大利共產(chǎn)黨人黨、意大利馬克思二十一政治文化協(xié)會等共同主辦的“2015年中國道路歐洲論壇”,日前分別在德國柏林、法國巴黎和意大利羅馬舉行。此次論壇的主題為“中國道路:成就、原因、問題、對策”。與會中國學者與歐洲議會議員、德法意三國國會議員、政黨成員、歐洲多所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學者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在許多問題上取得廣泛共識,增進了歐洲社會對中國道路的認知和認同。
中國學者從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黨的建設以及外交政策等方面闡述了中國道路的相關問題。許多歐洲與會者認為,中國發(fā)展對世界的發(fā)展是一種動力,西方社會應歡迎這種動力。中國希望在別人成功的同時使自己成功,這是一種合作共贏的理念。與會中外學者認為,中國道路能夠成功,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人民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一些歐洲與會者認為,世界各國的國情是不同的,即使在歐洲內(nèi)部,像法國與意大利這樣地理位置相近的國家,在社會狀況、政治狀況、家庭狀況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因此,西方社會不應用自己的發(fā)展模式去評判中國的發(fā)展。
與會者尤其是歐洲一些與會者認為,目前中國道路所取得的發(fā)展成就還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賞,這與西方一些媒體對中國帶有偏見的報道不無關系。現(xiàn)在,西方媒體關于中國的報道越來越多,但質(zhì)量并未提高,西方媒體其實是西方意識形態(tài)“迷霧”的受害者。一些西方人士習慣于批判中國,但他們對中國并不了解,他們批判中國的依據(jù)往往是從媒體獲得的,很多是錯誤的。有歐洲學者提出,在批判其他國家時首先要用同樣的角度和標準來審視自己,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窠臼。與會者認為,讓西方社會正確認識中國道路,需要重視跨文化傳播,搭建國際交流平臺,構建闡釋中國道路的跨文化話語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與歐洲國家相關組織共同主辦“中國道路歐洲論壇”,就是這方面的有益嘗試,有助于減少西方社會對中國道路的誤讀誤解。
作者:葉帆
本文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
上一篇:
新南門大橋“整形”加寬打樁先打管地鐵隧道“零擾動”
下一篇:
京津冀晉多條高速公路因北方大霧降雪封閉
延伸閱讀:
·
打造西南國際貿(mào)易大平臺重慶到廣州擬建高鐵
·
跨越兩國國境最短的橋
·
2010武漢國際橋梁技術論壇召開
·
第三屆中國古橋國際學術研討會即將召開
·
大橋院橋梁技術邁向國際
·
重慶9月召開國際橋隧工程技術高峰論壇
·
2011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6月12日下午舉行
·
沙湖大橋和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兩大工程月底竣工
·
英國奧雅納攜手中鐵競標國際項目
·
武漢國際渡江節(jié)正式開幕 大橋至二橋間禁航
頻道總排行
中國最難隧道:工期5年延至13年 26個月掘156米
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院專稿——騰飛篇
臺灣海峽建跨海大橋 規(guī)劃三條路線
李盛霖部長到安全監(jiān)督司看望同志們并指導工作
德夯峽谷彩虹現(xiàn)——記矮寨大橋
武漢白沙洲大橋單雙日限行
“世界第一橋”港珠澳大橋2016年底前通車
矮寨橋首次采用塔梁分離式懸索橋結構體系
四川: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
百年進展與世紀展望之橋梁造型與創(chuàng)意
技術學術
·
大跨徑懸索橋幾何非線性分析簡述
·
大跨懸索橋及加勁梁斷面的發(fā)展概況
·
橋懸索橋無抗風纜貓道設計及其施工關鍵技術
·
斜拉橋風致抖振時域分析
·
混凝土斜拉橋中跨合龍技術分析
·
大跨度斜拉橋動力特性實測
·
斜拉橋穩(wěn)定性整體分析
·
斜拉橋非線性影響因素分析
·
大跨度斜拉橋的施工監(jiān)控
·
矮塔斜拉橋地震性能分析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