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長江干流第7座公鐵兩用橋荊州長江公鐵特大橋合龍
2015-12-04 
        

        

        蒙華鐵路荊州長江公鐵特大橋主跨鋼梁合龍通訊員劉家華孟慶虎攝

        本報訊(記者韓瑋通訊員劉家華孟慶虎李新華)昨日上午10時30分,由總部在武漢的中鐵大橋院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荊州長江公鐵特大橋順利實現(xiàn)主跨鋼梁精確合龍,標志著我國首條跨江重載鐵路成功跨越長江荊江段,托起我國內蒙古地區(qū)至華中地區(qū)的鐵路煤運大通道。

        承擔施工的中鐵大橋局介紹,荊州長江公鐵大橋全長6317.8米,主橋為雙塔鋼桁梁斜拉橋,主跨518米為世界同類橋梁之最。大橋橋面分兩層:上層橋面為4車道公路,橋面寬26米,下層橋面為雙線鐵路,設計時速為120公里。設計方中鐵大橋院透露,該橋連接荊州市的江陵和公安兩岸,是蒙華鐵路、沙市至公安高速公路共用的過江通道和關鍵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國長江干流上第7座公鐵兩用橋。

        建設投資方蒙華鐵路公司表示,蒙華鐵路是“北煤南運”新的國家戰(zhàn)略運輸通道,北起內蒙古鄂爾多斯境內浩勒報吉南站,途經(jīng)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區(qū),終至京九鐵路吉安站,線路全長1814.5公里,設計為國鐵Ⅰ級鐵路(重載)。全線設車站85個,規(guī)劃輸送能力2億噸/年以上,建設工期5年。

        據(jù)了解,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煤炭資源較為貧乏,但煤炭消費量較大。這條大通道建成后,煤炭將輸入到我省的襄陽、十堰、荊門、荊州、江陵、公安、石首、武漢等地,大大緩解中部地區(qū)能源緊張狀況。同時與長江黃金水道形成鐵水聯(lián)運,可為湖北長江經(jīng)濟帶沿線城市產(chǎn)業(yè)發(fā)展帶來更多動力。它的建設對開發(fā)蒙陜甘寧地區(qū)煤炭資源、保障鄂湘贛等華中地區(qū)能源供應、促進西部大開發(fā)和中部崛起戰(zhàn)略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該橋在設計、施工、監(jiān)測、鋼梁制造等方面均由位于武漢的中鐵大橋院、中鐵大橋局、中鐵科工集團承擔,是一座典型的“武漢造”大橋。該橋13個半月實現(xiàn)兩大主塔封頂、9個半月完成4萬多噸“鋼鐵長龍”架設,創(chuàng)造了長江上同類型橋梁施工新紀錄。中鐵大橋局自主研發(fā)具世界水平的巨型雙壁鋼圍堰、大直徑全自動化鉆機、大型360度回轉水上吊船、大噸位架梁吊機等建橋裝備悉數(shù)上常

        截至目前,大橋南北兩岸鐵路引橋墩身已全部完成,兩大主塔的斜拉索已安裝完畢,鋼梁實現(xiàn)高精度合龍。

        作者:韓瑋劉家華孟慶虎李新華本文來源:荊楚網(wǎng)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