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十三五”武漢交通投資逾3000億
2016-02-25 
        預計“十三五”期間,武漢交通將繼續(xù)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總體目標為“8311”,即形成八大通道、構建三個體系、搭建一個平臺、建立一大保障?!笆濉逼陂g,武漢市交通投資將逾3000億元。

        武漢市交通運輸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目前正在該市環(huán)保局官網申請進行公示。規(guī)劃由武漢市交通科學研究所受武漢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委托編制。規(guī)劃中同時指出,交通項目類型、數量較多,具體線路走向、位置尚不確定,考慮城市發(fā)展和交通規(guī)劃的變化,部分內容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打造成國際交通門戶

        “十三五”期間,武漢交通將繼續(xù)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運輸服務品質,構建支持保障體系,總體目標為“8311”,即形成八大通道、構建三個體系、搭建一個平臺、建立一大保障。根據2016年武漢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將實現交通運輸功能提升、設施提檔、轉型提速、服務提質,把武漢打造成中部走向世界、世界走進中部的國際交通門戶。

        根據規(guī)劃,在與國內主要經濟體的聯通方面,將形成“米”字形布局的八大綜合運輸通道:北向與京津冀方向、東北向與山東半島方向、東向與長三角方向、東南向與海西方向、南向與珠三角方向、西南向與滇貴方向、西向與川渝藏方向、西北向與甘陜方向實現快速直達運輸聯系,打通武漢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關中、成渝、海峽西岸等城市群之間的快速運輸通道。

        構建三個體系是指:構建基于公共交通、公路網絡的城鄉(xiāng)共享交通運輸服務的一體化體系;構建基于客貨樞紐節(jié)點的多式聯運網絡體系;構建基于綜合協同運輸的運輸服務產品體系。搭建一個平臺為開展綜合運輸智能信息化頂層設計,推進“互聯網+交通”深度融合,建設大數據管理中心,搭建基于綜合交通運行協調指揮中心的智慧交通管理平臺。建立一大保障則要求全面推進交通行業(yè)體制機制改革,基于一城一交職能要求的現代化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基本形成,為武漢交通運輸發(fā)展提供堅實保障。

        在區(qū)域融合方面,將形成武漢市域、武漢與武漢城市圈城市的有效溝通,通過城際鐵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實現區(qū)域間快速聯通。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形成武漢八大綜合運輸通道中均有快速鐵路、高速公路等運輸方式;長江黃金水道、漢江航道尺度進一步升級;軌道交通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聯通市域主要區(qū)域;公交專用道網絡實現規(guī)?;?br />
        同時,實現對城市產業(yè)的強力支撐功能。形成與四大板塊、物流園區(qū)布局等相匹配的運輸網絡,實現對城市產業(yè)的有力促進,支撐城市產業(yè)布局。

        軌道交通投1700億元

        根據規(guī)劃,預計“十三五”期間武漢市鐵路建設項目3項,均為新建項目,總投資41億元。公路建設項目88項,其中續(xù)建項目23項,新建項目37項,改擴建項目28項,總投資767.5億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資396.8億元。道路運輸建設項目共20項,總投資26.78億元,其中綜合客運樞紐6項,投資26.14億元;一般客運站12項,投資0.47億元。

        “十三五”期間物流建設項目34項,總投資543.7億元,其中新建項目10項,總投資159億元;續(xù)建項目24項,384.7億元。規(guī)劃建設55個項目,總投資81.05億元,其中港口項目39個,投資55.7億元;航道項目4個,投資13.2億元;支持保障系統類項目11個,投資11.78億元;信息化項目1個,投資0.3億元。

        “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城市公共交通建設項目包括軌道交通、有軌電車、快速公交和常規(guī)公交等,共計96項,總投資1853.47億元,其中軌道交通1695.18億元?!笆濉逼陂g綜合交通信息化建設項目共計11項,投資13680.45萬元,其中支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功能發(fā)揮的重大項目,總投資額度在10億元以上。

        高速公路總里程達790公里

        根據規(guī)劃,預計到2020年,武漢市基本建成全國性鐵路路網中心,初步實現高鐵網、鐵路快速貨運網分別從“十”字形向12方向、8方向“米”字形拓展,打造全國高鐵中心。推進“三環(huán)十五射”高速公路網與“五環(huán)十八射”城市快速路網銜接,到2020年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790公里,路網密度超過10公里/百平方公里。

        預計將新建江北鐵路二期工程(香爐山至黃州段),規(guī)劃里程104.9公里,主要位于新洲區(qū);新建武西客專武漢直通線,規(guī)劃里程120公里,主要位于江夏區(qū)。

        預計新建G107武漢市青菱至賀勝橋段,規(guī)劃里程51.6公里,主要位于江夏區(qū);G347東西湖區(qū)金銀湖至徑河段,規(guī)劃里程8公里,主要位于東西湖區(qū);天子山大道(S122武漢至咸寧一級公路武漢段),規(guī)劃里程22.056公里,主要位于江夏區(qū)。高速公路方面,預計新建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擴建工程(武漢段),規(guī)劃里程36公里;武漢至陽新高速公路武漢段,規(guī)劃里程19公里,均位于江夏區(qū)。

        航道建設方面,預計將實施武漢市梁子湖綠色航運規(guī)劃航道整治工程,規(guī)劃里程61公里,主要位于江夏區(qū)。

        武漢“十三五”交通規(guī)劃

        一個平臺

        搭建基于綜合交通運行協調指揮中心的智慧交通管理平臺

        八大通道

        在與國內主要經濟體的聯通方面,將形成“米”字形布局的八大綜合運輸通道

        一大保障

        要求全面推進交通行業(yè)體制機制改革,為武漢交通運輸發(fā)展提供堅實保障

        三個體系

        ①構建基于公共交通、公路網絡的城鄉(xiāng)共享交通運輸服務的一體化體系

        ②構建基于客貨樞紐節(jié)點的多式聯運網絡體系

        ③構建基于綜合協同運輸的運輸服務產品體系

        ◎關注

        優(yōu)化選址設計避讓保護區(qū)域

        針對規(guī)劃,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建議,規(guī)劃布局中對涉及生態(tài)敏感區(qū)、城市禁建區(qū)、中心保護湖泊、生態(tài)嚴控區(qū)、水源保護區(qū)等敏感區(qū)項目,必須避讓。對規(guī)劃布局項目中涉及自然保護區(qū)實驗區(qū)、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qū)和準保護區(qū)、湖泊藍線水域的規(guī)劃項目應優(yōu)化選址選線設計,合理避讓,并采取嚴格的保護措施。

        規(guī)劃武漢至陽新高速公路武漢段、天子山大道、G107武漢市青菱至賀勝橋段和武漢市梁子湖綠色航運規(guī)劃航道整治工程等涉及梁子湖水域,建議結合區(qū)域路網布局和梁子湖水域周邊經濟發(fā)展需求,充分論證涉及梁子湖水域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建議結合周邊路網現狀取消該項目布局,禁止建設跨水域橋梁。

        規(guī)劃江北鐵路二期工程(香爐山至黃州段)、G107武漢市青菱至賀勝橋段、天子山大道、武西客專武漢直通線、G347東西湖區(qū)金銀湖至徑河段、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擴建工程(武漢段)等不同程度涉及市域范圍陶家大湖、湯遜湖水域、鴨兒湖、梁子湖、金銀湖、柴泊湖、后官湖等湖泊。實施規(guī)劃中的上述項目應嚴格按《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做好公路選線公路,盡量避免穿越相關湖泊湖減少占用湖泊水域面積,對無法避讓的應在下階段項目實施中取得相關水行政主管部門許可。

        規(guī)劃武漢至大悟高速公路可能涉及木蘭山自然保護區(qū)小區(qū)和木蘭山風景名勝,考慮目前公路具體走向尚未確定,建議在下階段確定項目走向時避讓上述敏感區(qū)范圍。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擴建工程(武漢段)布局中應注意避讓龍泉山風景名勝區(qū)。

        在城市綜合交通對大氣影響方面,城市公共交通的大氣污染主要是車輛尾氣?!笆濉背鞘泄步煌ㄒ?guī)劃中主要包括了軌道交通和快速交通等,公共交通優(yōu)先戰(zhàn)略的實施對機動車尾氣的削減作用明顯,2015年公交分擔率由現行的24.3%上升到規(guī)劃的30%,機動車尾氣中總碳化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率分別達到了62%、59.6%和68.3%。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