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鐵路大橋在2018年和2020年汛期,經受了嚴峻考驗,兩度用上“重車壓梁”以應對洪峰。從3月10日開始,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綿陽工務段組織的水下探摸隊,對寶成線涪江鐵路大橋的上下行線橋基進行檢查,以應對今年的防洪工作。
在涪江江心的探摸點,潛水員穿戴上30多公斤重的潛水設備,手持攝像頭,在繩索的保護下,下潛到水下4、5米的位置進行作業(yè),他要檢查橋墩有沒有裂痕、孔洞、破損等情況。
在幾米深的水下,完全看不清楚任何東西,只有靠經驗豐富的潛水員通過用手觸摸的方式,來判斷橋基的情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探摸。同時,通過水下作業(yè)攝像頭,實時將畫面?zhèn)骰夭⒈4?,以便下一步分析和處置?/p>
40分鐘后,潛水員浮出水面,其中一個橋墩檢查完畢,稍作休息后,轉戰(zhàn)下一個橋墩。
“之所以選擇現(xiàn)在進行探摸,是因為現(xiàn)階段沒有暴雨、沒有湍急的水流,是最適合排查橋基病害的時機。如果有病害,在汛期來之前也有足夠的時間整治好。”綿陽工務段綿陽橋路車間主任林朝金說,從這一次的檢查來看,涪江鐵路大橋整體狀況良好。
據(jù)了解,1958年寶成線鐵路全線通車,綿陽境內的涪江鐵路大橋也正式投入使用,距今已63年。
記者:汪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