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路橋資訊
|
政策法規(guī)
|
橋梁檔案
|
技術學術
|
圖片故事
|
行業(yè)交流
|
首頁
>
工程設計
> 正文
某中承式鋼筋混凝土系桿拱橋主橋設計
2017-06-05
1 工程概述
某大橋主橋是橫跨湖嘉申線湖州段航道的一座中承式系桿拱橋,采用“飛鳥式”造型,外觀輕盈、優(yōu)美,并且能夠滿足湖嘉申線Ⅲ級航道通航標準,實現(xiàn)結構造型與功能上的完美統(tǒng)一。
2 主要技術標準
2.1公路等級:全線按三級公路標準建設。
2.2設計行車速度:鎮(zhèn)西大橋計算時速采用20km/h。
2.3橋梁寬度:大橋全寬15.8m,其中行車道寬12m。
2.4設計荷載:公路-Ⅱ級;
2.5設計洪水頻率:1/50;
2.6通航標準:按Ⅲ級航道標準設計,橋下設計最高通航水位2.4m(1985國家高程基準),通航凈孔為60m×7m。
2.7地震動參數(shù):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5s。
3 總體布置
該大橋主橋采用“飛鳥式”系桿拱,跨徑組合為34.5m+105m+34.5m,橋梁寬度15.8m,為柔性系桿剛性拱結構。橋型總體布置見圖1。
3.1拱肋
該大橋主橋主拱為鋼筋混凝土拱肋,按無鉸拱設計,矢跨比F/L=1/4,拱軸線采用懸鏈線線型。拱肋截面為六邊形,其中拱、梁交接處以下至拱腳段采用實心截面,截面上、下底寬1.2m,中間寬1.4m,高1.85m;拱、梁交接處以上采用空心截面,截面上、下底寬1.2m,中間寬1.4m,高1.85m,頂、底板厚0.375m。拱肋在拱、梁交接處設2道鋼筋混凝土橫梁,2.0m×1.4m空心菱形截面,截面壁厚0.2m,在拱頂附近設4道直徑為0.7m鋼管“一字”橫向風撐。
該大橋主橋邊拱為預應力混凝土拱肋,矢跨比F/L=1/4,拱軸線采用圓弧線線型。拱肋截面為六邊形實心截面,上、下底寬1.2m,中間寬1.4m,高1.6m。拱肋跨間中部設一道鋼筋混凝土橫系梁,0.6cm×1.2m矩形斷面;拱肋端部設鋼筋混凝土壓重段。拱肋預應力束采用15φs15.2mm鋼絞線,抗拉標準強度fpk=1860MPa,采用一端張拉,一端埋錨,張拉端張拉控制應力為0.75fpk=1395MPa。
3.2 吊桿
吊桿采用φ7mm鍍鋅鋼絲成品吊桿,外包熱擠聚乙烯防護,吊桿兩端采用冷鑄鐓頭錨固體系分別錨于拱肋及行車道橫梁,拱肋端為張拉端,行車道橫梁端為固定端。全橋共20對吊桿,采用等間距平行垂直布置的平面索形式,間距為4.0m。在吊桿設計中,邊吊桿的設計尤為重要。從已建成的多座同類型橋梁來看,后期出現(xiàn)的問題大多集中在邊吊桿上,因此本次設計對邊吊桿采用了以下措施:①適當加大行車道縱梁尺寸。通過加大縱梁尺寸,提高縱梁剛度,極大的改善了邊吊桿的受力性能。經(jīng)計算,邊吊桿在最不利荷載組合作用下,安全系數(shù)為3.8,且其應力變幅值僅為185MPa。②采用帶球鉸裝置的新型吊桿,使吊桿能適應溫度變化下橋面系縱向位移,從而減小短吊桿因橋面縱向位移而產(chǎn)生的附加力,提高了結構的安全性。
3.3系桿及縱梁
系桿設置在橫橋向兩側(cè)鋼筋混凝土縱梁內(nèi),為無粘結預應力束即體外索,主橋共計2根系桿。每側(cè)系桿采用6束型號為PES15TU1-27經(jīng)過環(huán)氧噴涂及單根熱擠PE防護的鋼絞線成品索,采用兩端張拉,每束張拉力為2000kN。系桿兩端采用HVMXG.T15-27可換式系桿錨具錨固在邊拱肋端部,方便以后更換。通過調(diào)整系桿索力,用以平衡主邊拱水平推力的差值,從而抵消墩臺水平推力,以適應橋位處軟土地基地質(zhì)條件。
縱梁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矩形截面,截面寬0.7m,截面高1.2m。縱梁在中跨拱肋與系桿交接處斷開,并設置一道8cm的變形縫。
3.4橫梁及行車道板
行車道橫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橫梁縱橋向間距按4.0m布置。橫橋向橫梁全寬15.6m,兩吊點間距離14.4m。橫梁橫斷面采用T型截面,截面高度1.2m~1.33m,肋寬0.4m,預制翼板寬2.5m。橫梁預制吊裝后,橫梁與橫梁間通過1.5m寬行車道板現(xiàn)澆段連接。行車道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板厚22cm。
3.5橋面系
主橋橋面鋪裝采用8cm厚C40鋼筋混凝土調(diào)平層,上鋪7cm厚瀝青混凝土橋面層。行車道兩側(cè)設置鋼筋混凝土墻式護欄,護欄寬50cm。主橋共設4道伸縮縫,主橋兩端及拱、梁交接處各設一道。
3.6下部結構
主橋下部中間兩主墩采用分離式拱座-承臺實體結構。拱座高1.8m,橫橋向作成圓端頭;基礎為群樁基礎,樁基直徑1.5m,均為鉆孔灌注樁,樁頂配鋼筋混凝土承臺,承臺順橋向和橫橋向?qū)捑鶠?0.5m,承臺高2.5m。分離承臺間采用鋼筋混凝土系梁相連,系梁截面寬4m,高 2.5m。主橋下部兩邊墩為交接墩,采用單排3柱樁柱式結構,立柱直徑1.4m,樁基直徑1.5m,均為鉆孔灌注樁。
4 結構分析
4.1結構靜力分析
4.1.1計算模型及計算參數(shù)
主橋結構縱向分析采用平面桿系有限元橋梁結構計算程序進行計算。計算模型采用主橋上、下部結構(即拱肋-系桿-樁基-土抗力)聯(lián)合作用的整體計算圖式。拱肋取單片拱肋按無鉸拱計算;縱向柔性系桿按體外索計入;樁側(cè)土抗力按“m法”換算成支撐彈簧剛度,樁基礎視為彈性地基中的梁單元結構。計算根據(jù)結構特點全橋共劃分346個單元,其中橋面行車道梁元為134個,支承元為98個。計算圖示見圖4。
根據(jù)施工工序,計算分了8個施工階段和1個使用階段模擬主橋施工過程和成橋的使用狀態(tài),全面分析了主橋整體受力情況。一期恒載為結構自重;二期恒載為橋面鋪裝及防撞護欄重量。汽車活載按公路Ⅱ級車道荷載考慮,橫向分布系數(shù)按杠桿法計算,汽車活載沖擊系數(shù)采用結構基頻進行計算。溫度效應按整體溫變±25℃計算,并按規(guī)范計入梯度溫度引起的效應。吊桿與主拱肋及行車道縱梁間日照溫差按±15℃計算;縱向系桿與主拱肋及行車道縱梁間日照溫差按±15℃計算。基礎不均勻沉降量按1cm計,采取單墩或隔墩形式,共計5組不均勻沉降。
4.1.2結構靜力主要計算結果
主跨鋼筋混凝土拱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基本組合最大軸力為18260kN,小于截面承載力設計值28390kN,拱肋強度滿足要求。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短期效應組合并考慮長期效應影響下,主拱肋截面最大裂縫寬度為0.13mm,滿足規(guī)范要求。
邊跨預應力混凝土拱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基本組合最大軸力為17090kN,小于截面承載力設計值26570kN,拱肋強度滿足要求。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短期效應組合截面最小正應力為1.0MPa,均大于0,滿足全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要求;截面最大正應力為15.8MPa,滿足規(guī)范要求。
吊桿正常使用階段彈性組合時的最大拉應力為413MPa,安全系數(shù)為3.8;系桿正常使用階段彈性組合時的最大拉應力為642MPa,安全系數(shù)為2.9,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4.2 穩(wěn)定分析
對于中承式拱橋,由于沒有拱上聯(lián)合作用,因此拱肋的穩(wěn)定性驗算非常重要。風撐的設計既要保證主拱的橫向穩(wěn)定,又要盡量簡化構造,增加行車視覺上的舒適感,并方便施工。因此本橋在設計時,主拱在橋面以上僅設置4道“一字”風撐,橫向是比較簡潔的。
主橋穩(wěn)定性分析采用空間有限元分析軟件進行計算。計算模型按結構構件的空間布置進行模擬,拱肋、縱梁及橫梁等構件采用空間梁單元,吊桿及系桿采用拉索單元。對于行車道板,將其剛度與質(zhì)量等效分配到縱梁及橫梁上。結構穩(wěn)定分析計算結果表明成橋狀態(tài)主橋的結構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均大于4,滿足規(guī)范要求。
5 結束語
該大橋主橋采用“飛鳥式”系桿拱,設計新穎,視線通透,外觀輕盈、優(yōu)美。主拱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與鋼管混凝土拱肋比,造價低,施工工藝簡單,同時省去了實際使用中鋼管拱肋的維護問題,真正的實現(xiàn)了美觀與適用、經(jīng)濟的完美統(tǒng)一。最后,希望本橋的設計與建造能為同類型橋梁提供寶貴的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邵旭東.橋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項海帆.高等橋梁結構理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李國豪.橋梁結構穩(wěn)定與震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上一篇:
跨海盾構隧道管片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下一篇:
重慶碚東嘉陵江大橋工程造價管理
延伸閱讀:
·
某中承式拱橋大橋主橋設計
·
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guī)范
·
現(xiàn)澆箱梁模板與支架的設計及施工質(zhì)量控制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
·
美國鋼結構建筑橋梁設計標準規(guī)范
·
輕軌線橋工程跨路施工支架的設計
·
既有線路橋過渡段的設計與動力學性能評價
·
橋梁美學在生態(tài)區(qū)橋梁設計中的運用
·
鋼筋混凝土橋梁防水設計問題探討
·
運河橋梁的復合景觀美學設計
頻道總排行
橋梁的分類
常用材料彈性模量和泊松比
對橋梁通軟件蓋梁計算的分析
滿堂支架受力計算示例
世界最大跨徑石拱橋研究與實踐
橋梁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結構力學分析彎矩圖繪制軟件
益陽資江四橋主橋設計
簡支T 梁轉(zhuǎn)連續(xù)剛構橋設計
現(xiàn)澆連續(xù)彎梁橋計算書
技術學術
·
大跨徑懸索橋幾何非線性分析簡述
·
大跨懸索橋及加勁梁斷面的發(fā)展概況
·
橋懸索橋無抗風纜貓道設計及其施工關鍵技術
·
斜拉橋風致抖振時域分析
·
混凝土斜拉橋中跨合龍技術分析
·
大跨度斜拉橋動力特性實測
·
斜拉橋穩(wěn)定性整體分析
·
斜拉橋非線性影響因素分析
·
大跨度斜拉橋的施工監(jiān)控
·
矮塔斜拉橋地震性能分析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