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斜拉橋設計分析
2018-04-02
前言
由于目前局部斜拉橋命名和界定問題比較混亂,該橋型的名稱筆者認為其中文合理名稱為“局部斜拉橋”,英文名稱為“Partially Cable-stayed Bridge”,也有資料稱其為部分斜拉橋。部分斜拉橋在國外慢慢成為一種比較流行的新型結構,而在國內這種橋梁的發(fā)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這種結構的很多方面還待于研究。近幾年,在國內不管是在斜拉橋還是在連續(xù)橋的設計和施工方面都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大部分專業(yè)人員對斜拉橋和連續(xù)梁橋的結構和受力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把握。
1、部分斜拉橋的特點
部分斜拉橋是介于梁式橋和斜拉橋之間的剛柔相濟的新的橋梁結構形式,其具有獨特的優(yōu)點:(1)部分斜拉橋主梁的高跨比介于斜拉橋和連續(xù)梁橋之間,布置在跨線橋位上,具有較小的建筑高度,減少橋梁長度,為經濟橋型。(2)部分斜拉橋橋塔高度只有一般斜拉橋的橋塔高度的1/2,大大節(jié)約橋塔造價。(3)部分斜拉橋索塔較矮,主梁剛度較斜拉橋大,塔頂水平位移和主梁豎向撓度較斜拉橋小,亦可以說部分斜拉橋的整體剛度較斜拉橋大,因此部分斜拉橋不用設置斜拉橋的重要特征構件-端錨索來增大結構剛度,邊跨可以設置有較大的無索區(qū)段。(4)部分斜拉橋與一般斜拉橋相比,由于主梁剛度較大,斜拉索在主跨跨中和邊跨邊部設置有明顯的無索區(qū)段。 (5)部分塔斜拉橋斜拉索應力變化幅度為一般斜拉橋斜拉索應力變化幅度1/3左右,由此,可提高橋梁抗疲勞性能,尤其用于荷載大,通車密度大的鐵路橋,有它的突出優(yōu)點。(6)部分斜拉橋與同跨度連續(xù)梁橋在施工上比,由于斜拉索的存在,可以利用斜拉索進行懸臂架設。與同跨徑的一般斜拉橋比,可減少橋塔和斜拉索的施工工程量。
2、部分斜拉橋的界定和索梁剛度比研究
部分斜拉橋作為一種介于連續(xù)梁橋和常規(guī)斜拉橋間的新型橋梁,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業(yè)內人士的關注。但對于該橋型的命名和界定卻不盡統(tǒng)一,這對更好的應用和發(fā)展這種結構形式沒有任何好處。對于一種橋型的命名,應該從這種橋型的基本特點出發(fā)。對于部分斜拉橋來說,在結構性能上,斜拉索僅承擔部分荷載,大部分的荷載由主梁承擔,相對于荷載全部由斜拉索承擔的斜拉橋而言“部分斜拉”即源于斜拉索承擔荷載的程度。
與斜拉橋相比,部分斜拉橋主梁具有較大的剛度,同時斜拉索對主梁具有彈性支承作用,豎向外荷載由主梁和斜拉索共同承擔,以梁的受彎、受壓和索的受拉來承受豎向荷載作用。索對具有一定剛度的主梁起加勁作用,可以理解為真正意義上的彈性支承連續(xù)梁橋。每根索皆為一個彈性支承,使主梁所受彎矩與無斜拉索作用的連續(xù)梁相比得以減小。常規(guī)斜拉橋拉索的彈性支承作用計算方法是假定豎向力皆由斜拉索單獨承擔的條件下推導的出的,與部分斜拉橋主梁具有一定剛度,豎向外荷載由拉索和主梁共同承擔的條件不一致,為此應尋求部分斜拉橋斜拉索剛度和主梁剛度的關系。
部分斜拉橋是高次超靜定結構,要精確表達其剛度比較困難,故以其拉索和主梁的豎向剛度來表示該構件的剛度。索梁剛度比由結構參數(shù)決定,因此可根據(jù)已知的部分斜拉橋的結構尺寸及材料參數(shù)就可以計算出索梁剛度比,而不必進行有限元分析。
結構的剛度與結構的支承條件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以下將按照部分斜拉橋常見的幾種體系推導部分斜拉橋的索梁剛度比,在推導過程中假定主梁為等截面、等剛度梁。對于多跨的情況,選取主跨為研究對象。
對于給定的斜拉橋,其索梁剛度比取決于斜拉索的軸向剛度、主梁的抗彎剛度、塔的高度和斜拉索的傾角。上述四個參數(shù)中,塔的高度和斜拉索的傾角是線性正相關的,可以作為一個量來考慮。這樣對于給定的跨徑來說,索梁剛度比有這三個斜拉橋體系的主要結構參數(shù)確定,因此索梁剛度比的概念可以反映這種體系的整體力學特征和外形特征。對于部分斜拉橋單塔結構體系和雙塔結構體系,比較了他們在不同支承條件下這三個結構參數(shù)對索梁剛度比的影響。
3、概念設計的原理
橋梁的概念設計是橋梁工程前期工作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決定了橋梁的總體布置和主要構造的格局,對橋梁的美學價值、結構安全性能、可施工性以及經濟指標,甚至建成后的耐久性、可養(yǎng)護性、可檢查性等都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概念設計也被譽為橋梁設計之魂。
橋梁的概念設計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過程,但是,現(xiàn)在這個必需過程逐漸被工程師們忽略,代替的卻是單一的、重復的、類似的設計[68]。在計算機輔助設計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人在設計中的地位應該如何定位,顯然,計算機的任務只是把工程師們從機械的運算中解放出來,工程師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機器不能解決的問題上,通過主觀分析得到結論。
概念設計是一個項目建設的雛形和成形階段,它的準確定位對于整個項目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其整體構思創(chuàng)意的過程,往往決定著綜合矛盾的解決方向和主導思路,在這個階段要考慮幾乎所有的建筑問題,并對他們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4、概念設計的步驟
概念設計是橋梁設計師構思創(chuàng)意的過程,往往決定著主要矛盾的解決方向和主導思路。概念設計的思維過程是由不清晰到逐漸清晰的非線性過程,盡管其中有著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模糊性和重復性,但總的趨勢一定是呈現(xiàn)出從模糊到清晰的漸變特征。
4.1目標和方向的確定
概念設計的規(guī)律同樣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規(guī)律,概念設計過程的最大任務在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而不僅僅是過早的確立目標,當然更不是簡單地滿足任務書的一份答卷,它不同于科學問題的解決過程,它不僅要尋求途徑,同時要提出目標。經過準備階段后,就要把握問題的實質,確立設計目標。在眾多的設計問題之中,總有主次之分,對于同一矛盾也包含有矛盾的主次方面。
4.2概念的形成階段
確定構思需要達到的目標或對某個問題的解決提出大致的方向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針對這個目標和方向提出初步的建筑構思,也即把這種設計設計目標“物化”成某種建筑意象。概念形成階段所形成的建筑意象與最終的建筑形象有所不同,它只是所確定的目標基礎上的一種或多種較模糊的建筑構想。
4.3概念設計的基本原則
概念設計的原則對做好結構概念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一般來說有如下幾點:(1)三維構思原則,結構概念設計要對其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作全面考慮。包括建筑、結構和施工方面的考慮。這三個方面的考慮構成了概念設計的三維構思。(2)功能協(xié)調原則,概念設計應該盡可能做到結構、建筑和施工手段的功能協(xié)調,以便取得盡可能大的效能和盡可能多的效益。(3)實際出發(fā)原則,概念設計必須從實際出發(fā)處理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要認真考慮當?shù)毓逃械淖匀粭l件,如氣候、地質條件等;當?shù)貧v史形成的人文條件,如文化背景等(4)精益求精原則,結構概念設計往往是多種方案比較選優(yōu)的過程,在思維上,既要有縱向思維,還要有橫向思維,就是要從多方面去思考。
5、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部分斜拉橋的界定問題和概念設計展開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本文認為要將結構的概念設計當成一個設計過程來看待,也就是對工程的設計要求、地區(qū)規(guī)劃、地理環(huán)境、材料供應、施工條件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本文對部分斜拉橋的界定和概念設計作了較為詳細的分析和總結,希望可以對以后的研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張多平,李承根;部分斜拉橋斜拉索的設計,橋梁設計,2002:18-31
[2]鄭一峰,黃僑,張宏偉;部分斜拉橋斜拉索設計方法研究,公路,2005:(2):27-31
[3]劉世忠,歐陽永金;獨塔單索面部分斜拉橋力學性能及建設實踐,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1-19
[4]王伯惠,斜拉橋結構發(fā)展和中國經驗(上冊),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5-176
